岁月里的红烧蹄髈:爷爷留下的味道与友情
在去年金秋的水乡周庄,数不尽的店铺里,我看到了“万三蹄”——红烧蹄髈,光泽如同初冬的阳光,色泽鲜亮仿佛能触及。这些让我想起了已经逝世十多年的我爷爷。他是一位在乡间深受人们喜爱的厨师,每到春节、婚礼或是其他重要庆典,他总是被邀请去掌勺。在他的手下,一些家常菜就变得格外特别。大荤讲究浓油赤酱,这正是我和当地人共同喜爱的地方。
他擅长烹饪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红烧羊肉,但最让我的心动的是那一道红烧蹄髈。小时候,我们的小区里很少有机会吃到荤菜,只有偶尔买上几块豆腐或者一盘糖醋豆芽,那种小确幸足以让我们兴奋得直蹦跳跃。而我却因为沾上了爷爷这位厨艺高超的人气,便经常能够享受到那些美食。我天生就是个吃货,而且还喜欢自己动手做菜,这都是从跟随着他学来的。
乡间生活充满了热情好客,每次大的活动都要请很多朋友来共度时光,最重要的是丰盛的宴席。头等宾客自然是最尊贵的,而后顺延下去。忙碌之处就在于那个烟雾缭绕、香气四溢的大厨房中:爷爷挥舞锅铲,在汗水淋漓中操控火候;端盘送餐的人们穿梭不息;灶火映照着脸庞,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谊。不过尽管我常随着他出门学习,但那种紧张繁忙的地方,我并不适合待在那里。我更多时候是在自家的厨房里模仿他的技艺,尤其是在制作蹄髈时。
蹄髈就像牡丹花一样,有一种富贵而又喜庆的情调,无论贫富,它总是会成为年夜饭上的必备佳肴。在老家童年时代,即使家庭再贫穷,也会为新的一年准备一大盆炖好的蹄髈。当年的案板上,就有一只大蹄子,被精心处理干净,再切成几刀,以便入味。这一切都记忆犹新,因为它是我对往昔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回忆起那个年代,那种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方式,如今已难觅踪迹。但每当过完旧迎新,我都会回到山村,用大把时间炖制出色香味俱全的�ímeiéhui(红烧猪脚),带给亲人温馨与快乐。那份慢生活,是我内心深处渴望并寻求的一种宁静与满足。
岁月流转,不知何时又一次重现古老传统,将这一代人的手艺和故事继续传承下去。我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化,只要还有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的味道,我们的心灵就会找到归属感,并且继续前行,就像那群被驱赶前的鹅群向着更肥沃的地带冲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