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朋友就是麻烦的源头。回想起那些计划经济的日子,结婚时要向朋友借购物票,那些电冰箱和电视机仿佛是天上的星辰,不可触及。那时候相声里常有讽刺不正之风的段落,如高英培、范振钰那样的“万能胶”和徐姐等人,他们至今仍是相声中的经典人物。我们当时认为,只要认识了多少行业的权贵,就可以骄傲自得,但这种交友方式显而易见地带着功利性。
如今,这种功利性的交友依然存在,有人渴望进入所谓更高层次的圈子,以为加了某些人的微信就能加入其中,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所谓的“朋友圈”建立在力量相当、势均力敌基础上,你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匹敌,没有价值去匹配他们——你说的“我和谁谁谁很熟”,只能是一种虚构的情景,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攀附行为。在网上,还有许多关于如何快速构建有用的人脉圈子的付费课程。但我不相信这些东西。在我的看法中,只有你自己足够强大,不需要刻意寻找“人脉”,你的价值才会自然被发现;如果你没能力,那么努力建立起来的所谓“圈子”也只是沙上的塔楼。
苏东坡他的朋友遍天下,分布于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他能够找到与朋友共同点,同时忽略争议。这就体现了他交友境界:求同存异。他永远能够找到与对方共鸣的地方,同时放下分歧。黄庭坚虽然性格迥异,但两人却成了挚友,他们常开玩笑嘲讽对方字迹,从不放在心上。
交友需要谨慎,但也不应过于苛求。我记得《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管宁因为两个细枝末节的小分歧,与华歆断绝来往。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华歆成为了栋梁之才,被袁术、孙策、孙权、曹操等竞相邀请入朝,而他始终保持清贫之志,一直到魏文帝赐给他御衣,并为其妻儿做衣服,再次证明他的品行高尚。
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提到,当年他梦想成为国会议员,但前提是需要某位资深国会议员支持,因为他不知道任何国会议员。这时,他意识到一位资深国会议员喜欢藏书,便诚恳写信希望借阅一部珍贵书籍,最终成功获得了这位资深官员认可,并通过阅读这个共同兴趣成为好朋友。这确实是一种交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