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为了家庭牺牲,到底值不值?心疼自己委屈的日子
在记忆中,我是一个32岁的文艺女青年。我一直寻求的是一份公平、自爱、独立的感情,而不是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或累赘。然而,每当我遇到有能力的男人,他们父母总是反对,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女性应该主内,为家庭牺牲奉献。而男人则应该外出拼搏,即使他们是否能为家庭带回足够的收入也无关紧要。
我曾想:“难道我错了吗?” 我想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但似乎这对于传统观念中的理想女性来说,是一种过分自我的表现。尽管现实逼迫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
四月白说:“她的考虑很正常,不过现在确实没有绝对公平的环境。” 女性自我觉醒是好事,但如果过分强势,就会让人畏惧。她希望得到公平和独立的情感,但是爱情本身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独立。
八尾猫儿提醒:“计较太多,算计太多,感情就会随着这些算计而越来越淡。” 家庭环境差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我觉得她也没有为男友考虑多少,她所有考虑都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这种自我意识让她很强势,也要求得非常高。
幸知建议:“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更需要学会与未来的婆婆相处。” 与女文青相对应形容词,如“自主”、“自立”、“自我”,一旦变得过头,就是“过度”,正是因为这样的标签,让她和未来的婆婆产生冲突。女人应该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不可无条件地为家庭牺牲。但是在结婚前,我们还没能得到准婆婆认可时,不妨适当退让一些,而不是气势盎然地去“教育”老人家。在尊重对方父母方面,我们年轻人得顺着她们思维行事,这才是尊重。
永远不要给自己爱人的父母定义为“奇葩”。他们期待儿媳健康、经济上自立,还能够顾家,没有错,就像女方父母希望丈夫工作好、脾气好、多金,对女儿专一一样。当女性角色期待与生活中的角色要求发生冲突时,我们会如何做呢?
月儿选择了独立,“宁愿不结婚”。天山雪莲建议找到一个中间点,“两人各退一步”。seeme提醒,如果发现早一点还有时间考虑的话,那么很多时候,在热恋之初就结婚了,还没想过家庭分工的事。
四月白认为,“可以适当地退让一些,但是必须要保持自己的东西。” 有时候适当牺牲一下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形成惰性继续放弃自己。这才是我最担心的事——忘记了明晰的人生规划,只脚踏两只船,最终丢失了个人的方向感。
纪维钟虽然不同意女权,却支持女性独立。他认为成熟以及信心才能使女性显得丰富而有魅力。中国今天社会上的女性成长速度远超过男性的觉悟,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姑娘找不到合适伙伴的一个原因。这是一个历史发展必经阶段。我推荐这个标准:只有参考这个标准,你才能知道你的男人值不值得嫁!
评判一段感情是否美好的,不仅看两人享受其中,更看你是否变成了一个更成熟更美好的自己。在摩擦和观念冲突中彼此包容,各自分别退让,无论结果如何,最终都会成就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恋爱意义所在。我将嫁给那个能陪你成长,同时帮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类,并且愿意接纳你最真实的一面的人。你只需把这一面展示给他,看,他会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