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岁高龄的姥姥前两天因病去世了,仿佛晴朗的天空突如其来地被黑云笼罩,我心中涌现出一片阴霾。悲痛与遗憾交织在一起,如同晨曦中的雾气难以散去。我未能亲眼见证她最后的时光,这份遗憾让我深感心痛。坐于公交车上,望着窗外,那些飘动的云朵似乎永远无法停下,它们不断变换,伴随着我内心那绵长而苦乐参半的情感。
姥姥家位于乡间,不远却又遥不可及,因为无暇之机,我一直未能踏足她的门庭。在姐姐面前,她是那位慈祥守护者,而我,却只是偶尔寄宿于她温馨的家中,那些不多不少却充满珍贵的时光,让她成为我的记忆中永恒的人物。
姥姥身材高耸,一头长发常年保持一个固定的发型——两条粗犷的辫子交叉盘起成一个髻,再披上一件粗布外衣,内里则是一层层薄厚参差的小衬衣。她生活在农村,是那种坚韧不拔、勤劳奋斗的人。为了家庭,她忙碌了一生,用尽全力为儿女操劳。
童年时代,每当放假,我与姐妹俩便奔向姥爷家的避风港。那时候,被褡裢堆积成的小世界是我最喜爱的地方。我总会离开铺好的炕席,从箱子爬到炕梢,将被褪下的被单叠好,然后躺在上面阅读小人书,有时不小心就会弄翻那些柔软的事实,就像一个个蓬松的小山丘。而每次看到这幕景象,笑容满面的姥爷就迅速帮我整理好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的小山丘,让我继续探索那个由折纸构成的小世界。
房前的菜园和后院里的樱桃树成了我们嬉戏的地带,我们几个孩子经常沿着沟渠,在园子里摘西红柿、揪黄瓜或掐嫩芽……而当樱桃熟透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树下,大快朵颐那甜美果实,那种纯真的欢愉至今仍旧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是一种无法忘怀的情感回响。
然而,最令我怀念的是她为我们准备的一桌丰盛菜肴。在饭点,她忙碌在锅炉旁烹调,无论是鱼还是肉,都经过她的精细操作后,从锅中翻腾出来,那种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我喜欢帮助她添柴火或抱几根玉米杆,也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对自己的贡献感到自豪。那简单平凡的一餐,一顿烹饪后的美味,却留给了我无尽的心灵触动和回忆。当我长大成人,又重新回到这个温馨的地方,即使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仍然会享受那个老式厨房里传递出的热情与关爱。
虽然表面看似顺畅,但其实 姥爷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善于用智慧赚钱,以此养家糊口。他从没有过什么艰苦卓绝,只是在青少年时代曾参与推牌九游戏,为家补贴。但随着孩子们渐渐独立,他便将编织席子的工作委托给了我们的母亲,同时带领孩子们出去卖货,将赚到的钱用于改善大家伙食,并且存一些。这段日子虽然还算可以,可唯一让他烦恼的是他的脾气暴躁。一旦母亲稍微犯错,他就会破口大骂,有时甚至动手打骂。我对此感到不安,所以通常都会逃到院子外避开他们争吵的声音。不过现在想起来,我也对自己当年的胆小行为感到愧疚,为何没有勇敢站出来保护母亲?
每次看到母亲因为他的言行所流泪,我心里就充满了怜悯和恨意,对他这种行为感到极度反感。但即使如此,他们依然默默承受,一直为家庭付出努力。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都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时候能抽空回来看望他们,只不过频率越来越低。当最后一次回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已经分别离去了。她独自一人,在原来的老屋里等待儿女们轮班照顾,而他们也开始考虑合葬的问题,现在只剩下这一份愿望:希望彼岸能够相聚,与往昔一样幸福安康。而对于那些曾经历过分离的人来说,或许只有经历失去才能真正理解珍惜,只有经历孤独才能体会到彼此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