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朋友是麻烦出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认识到,那些看似不必要的麻烦,往往蕴藏着深厚的情谊。记得在计划经济年代,当年轻人结婚时,购置家具、电器等必需品,都需要购物票,这时候,有些相声作品讽刺了不正之风。高英培和范振钰的一段对话中,“后门走得勤”的“万能胶”和“果头儿换料头儿、料头儿换肉头儿”的徐姐至今仍是相声中的经典人物。那时,不正之风根源于资源稀缺与行业垄断,所以人们总以自己认识的人为荣,但这种交友显然带有功利性。
当代依旧有人死乞白赖地试图进入所谓更高层次的圈子,只因为加了某些人的微信就自认为已经融入其中,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很多所谓的“朋友圈”建立在实力相当、势均力敌基础上,而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匹配那些圈子里的价值者——你的所谓“我的朋友谁谁谁”、“我和某某很熟”,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情景,是一种自欺欺人行为,以攀附为目的。
现在网络上还有专门课程教你如何建立有用的人脉圈,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在我看来,只要你自身强大,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人脉,它们会自然而然地找到你;如果你不足够强大,你费心建起的所谓圈子也是沙上的塔楼。
苏东坡拥有遍天下的朋友,他们分布于五行八作、三教九流。苏东坡朋友的朋友才能成为他的朋友,而他的敌人也可能成为了他最好的朋友。这就是苏东坡交友境界:求同存异。他能够找到与朋友共同点,同时忽略分歧。黄庭坚与他性格迥异,却是挚友,他们常开玩笑嘲讽对方字体,从不放在心上。
交友既需谨慎,也不能过于苛求。《世说新语》记载管宁割席绝交华歆,并非因巨大的矛盾或观念争执,而是一次金子被视为瓦石,再一次华歆被管宁视为见利动心。这两件事让管宁觉得华歆非君子,因此断绝了关系。但后来华歆成为了栋梁之才,被许多权贵邀请出山,他虽然官职显赫,却严于律己,清贫无担石之储,魏文帝都感动下诏赐给他御衣并妻女衣服。而且,他拒绝接受朝廷赏赐奴婢,更拒绝接受金银礼物,将其馈赠者姓名写在礼物上,让宾客留下脸面,这一举措既清廉又给予了尊重,这也是做人的智慧和交友境界之一。
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讲述,在成为国会议员之前,他日思夜想得到国会议员支持,但前提条件是不认识任何国会议员。当时,他了解到一个资深国会议员喜欢收藏书籍,便诚恳请求借阅那部珍贵书籍,最终成了好友。这一切皆因阅读这一相同兴趣,使两个不同层级的人成为知己,这确实是一种美好的交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