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历了许多与人相处的时刻,其中有一段特别的经历,那就是我读书期间遇到的几个西方朋友,他们谈恋爱的方式让我深感惊讶。每当周一重返校园,大家都会互相询问周末的活动。如果有人问起他们,“你和男朋友/女朋友周末去哪儿甜蜜啦?”他们通常会告诉你,“我们一起去爬山啦!”“我们在海边野营啦!”“我们在沙滩上晒了一整天的太阳!”
那一年,我十九岁的小表妹和男友出门,都要吃上一顿二百多的海底捞,才觉得幸福快乐,而我眼前这些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他们谈恋爱似乎不花一毛钱,实在抠门得很。
爱情,是怎么能不花钱呢?
我来和你讲讲我恋爱时的情景吧。那一年,我二十几岁,有一个长相清秀的男朋友,我们走在校园里就像所有普通的小情侣。很奇怪,那一年我们都是穷学生,每个月接受着来自家里的生活费,可是一起出门时,却出手阔绰,一定要“吃顿好的”,“看场最新的3D电影”或者“去主题游乐场”……不然就觉得今天过得没滋没味,没有什么建设感。
就算是平平常常的约会,也没有谁提议“我们一起去踏青吧”,“去海边晒晒太阳吧”,“能不能去那个博物馆瞧一瞧?”这些不花钱的活动,实在不能成为谈恋爱好项目。那时我们的快乐,是咖啡馆二十五元一杯的小卡布基诺,不眨眼消费掉二百块必胜客,还有那些让人积蓄破产的心血来潮旅行……我度过很多自以为快乐的时候。我去了西餐厅吃昂贵的小甜点,也在各个地方美丽的地方流连,拍过很多照片,然后贴到那个还没有黄掉的一张校内网上收获了一片真真假假的声音。我二十几岁,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有一个人陪伴你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这大概就是我曾经认为的人生意义。
然而,在我的潜意识里,对于不花钱的情侣关系,我一直心存疑惑,只靠写信就能把恋爱故事编织得壮烈美好,那样的感情,大概只存在于父母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里。在生活成本飞速增长、人们自身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谈恋爱成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并显示经济实力的重要方式。在我的朋友圈里,一些朋友们总是愿意分享自己的小资日子:两个人一起吃上了三百多元的大排档,再加上买回家的新鲜水果;两人乘坐首尔之旅,并且带回了精致礼品;甚至还有两个人合购最新款iPhone6S,以此作为彼此之间承诺的手链。这就是许多年轻人所享受的是怎样一种以金钱为媒介进行浪漫体验的情感交流。
即使如此,即便是我这个经过无数次相亲后经验丰富却又身心疲惫的人也始终坚持着这样的观念:“越贵重越快乐。”记得有一次同她一起晚餐,她盯着邻桌情侣分食用的点心,一边翻白眼一边传授经验,“知道如何在第一次约会就判断出男人是否好吗?首先,要选择高档雅致的地方,其次要点菜不要吝啬,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的份量一定要满桌。”
这样的道理听起来有些庸俗,但我敢保证,我们这代姑娘,大部分都默默地相信着。现实中种种迹象表明,与其说两个人的消费程度直接影响了一段感情,更准确地说是,它们共同决定了这段感情是否能够维持下去。谈论往事反正不是什么都不做嘛?
于是我的伙伴们纷纷出现——项链闪耀、手表转动,他们共享旋转餐厅上的美妙夜晚,看望昂贵歌剧演出的精彩瞬间,而且还专程前往日本泡温泉。但随后的结果,让她们感到失落:尽管拥有那么多奢华体验,却还是无法持续下去。她们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浪漫体验,从而试图证明自己是个值得被深深宠愛的人。但那些短暂而昂贵的情侣关系,无论它们曾经给予多少欢愉,最终都成了过去的事。而那些真正珍视对方、共同创造价值和意义的人,则留下更为宝贵的心灵财富——彼此对待彼此无条件地尊重、支持和理解。
因此,当今世纪初期的一位著名作家石康提出:“奋斗者才配得到你们。”他用《不奋斗姑娘》这篇文章,把他的见解如诗一般展开:“她不会开车,只坐在副驾驶座旁享受音乐与风景。她住旅馆时,她只想住豪华房间,她只喜欢进口牛肉,但不知节省,只希望之后抱抱他,对他说她已经非常喜欢他。”
这种现象,不管是姑娘还是小伙,都变成了现在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不管怎样昂贵或廉价的情侣关系,它们似乎都无法长久,因为当我们仅仅选择了那片光鲜亮丽的地面,而忽略了泥土般朴素但充满生命力的地面,就像是错过了从泥土到光芒的一路狂奔。当我们的目光聚焦于外界给予我们的赞赏,而非内心与对方共鸣所产生的话语,我们可能将错失掉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之旅。
所以,当今世界里的某些情侣,或许应该尝试一次彻底放弃那些显赫且耗费巨大的社交媒体展示,将时间投入到日常琐事中,用简单却细腻的手触摸对方,用言语温柔抚慰对方,用汗水浇灌彼此生的根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外部表现形式背后隐藏的问题——对于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于过去已逝离别后的遗憾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