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时遇见的几个西方朋友,他们谈恋爱的方式让我非常吃惊。每个周一重返学校时,大家都会互相询问周末的活动。如果有人问起他们,“你和男朋友/女朋友周末去哪儿甜蜜啦?”他们通常会告诉你,“我们一起去爬山啦!”“我们在海边野营啦!”“我们在沙滩上晒了一整天的太阳!”
那一年我十九岁的小表妹和男友出门,都要吃上一顿二百多的海底捞,才觉得幸福快乐,而我眼前这些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他们谈恋爱,似乎不花一毛钱,实在抠门得很。
爱情,怎么能是不花钱的呢?
我来和你讲讲我恋爱时的情况吧。那一年我二十几岁,有一个长相清秀的男朋友,我们走在校园里就像所有普通的小情侣。很奇怪,那一年我们都是穷学生,每个月接受着来自家里的生活费,可是一起出门时,却出手阔绰,一定要“吃顿好的”,“看场最新的大电影”或者“去主题游乐场”……不然就觉得今天过得没滋没味,没有什么建设感。
就算是平平常常的小确幸,也没有谁提议“我们一起去踏青吧”,“去海边晒晒太阳吧”,“能不能去那个博物馆瞧一瞧?”这些不花钱的心意交流,让我们的快乐变得有些虚幻而难以触及。那时候我们的快乐,是咖啡馆二十五元一杯的手工冰淇淋,不眨眼消费掉二百块的人生小物品,还有那些让人积蓄破产的情侣旅行……我度过了很多自以为快乐但实际上并不珍贵的时候,我曾经认为,这就是最真实、最美妙的人生。
然而,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对不花钱的情感总是心存疑惑,只靠书信或短信就能把彼此的心意传达,就像是父母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里的回忆。在生活成本飞速上涨今天,我们自身消费能力提升,但谈恋爱也逐渐成为满足物质需求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成了显示经济实力间接途径。在我的朋友圈中,人们都愿意分享与伴侣共享的小资生活——几百块一支永生花、两个人同行首尔、一部最新iPhone 6、蒂凡尼的情侣钻戒……能够与伴侣共同体验繁华,再用某种形式展示这份昂贵却充满温馨的情感,这就是许多年轻人的所谓快乐。
即使如此,当一个人如同智慧老者般告诫他人如何判断初次约会中的男人好坏:“选择高档雅致餐厅作为第一次约会地点;点选贵重菜肴以展现大方;不要忘记点四人分量,以示奢华;并且,无论饱腹还是饿肚子,都不可打包留待明日。”这样的道理听起来庸俗,但事实证明,大多数姑娘们都默默地相信这一套。现实中各种迹象表明,那些两人消费程度较高似乎与感情指数成正比。两个人的消耗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被视为完美无瑕的地步,即便如此,那些精彩纷呈又快速结束的事业,也让她感到迷惑,她甚至开始怀疑是否自己错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随着时间流逝,我深刻理解到那些昂贵又迅速消散的事业,其实并非真正之所以令人愉悦。而当看到那些贫穷却充满活力的年轻情侣,以及他们共同创造出的简单而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我明白了另一种可能存在于世界之外——一种既简单又深刻、既朴素又珍贵的人生。我开始怀念那种简单纯粹的情感交流,因为它更接近真诚,更贴近人类本身。我终于学会了一切,并不是需要多少金银财宝才能获得幸福,而是需要怎样地将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使其能够照亮这个世界。这是我对过去经验的一番反思,它教给我的不是关于金钱的问题,而是在于如何追求更真挚更持久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