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月中旬,我女儿回家探亲,提议我们一家三口去她祖母的老家抚顺看看。母亲和弟弟住在那里,她说习惯了那个生活方式,不愿意离开。我放弃了带她一起过年的想法。

这年头,母亲已经八十岁高龄,身体渐弱,有糖尿病、小脑萎缩等健康问题。她曾是优秀教师、严格的中学校长,但现在已失去了争辩是非的能力。她的坚强可能源自简单的生命,她每天还坚持下楼散步。

我跟着母亲下楼,她手拿坐垫,一步一挪,一步一踮地走路,还时不时回头看我,那样子似乎表明她的身体还行。然而,这条路对她来说很熟悉,每一步都像有规律地重复着。她会停下来休息,然后继续前进。

运动场上,只有一个坐轮椅的老者向她点头致意,还有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妇女叫奶奶好!我突然想到《礼记》中的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我的心被触动,因为母亲不是没有耐心,也不是不用心,她只是想让我看到运动场上的器械都是她的锻炼成果。

我们坐在体育场的一块石台上周围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我给她拍了一张照片,那些花儿好像特意为她而开放。我让她看看后,她认真地看着,然后笑着对我说:“儿子,你看,这野菊花儿开得多好看呀!”然后示意我回家。

我的眼睛变得模糊,我望着那位逐渐远去、瘦小又衰老的女人——曾经能歌善舞的大学生吗?是给我生命养育养我的母亲吗?是教我唱歌、领我走路、背医生看病的人?

表现孝心其实很简单,就是相互对视一下陪老人散散步,陪老人说说话。这都是幸福的事情。但对于这样闲情逸致和机会,对于像我这样的孩子来说却非常少。

回到运动场,看不到她的脚印,看不到野菊花下的脚印,也无法留下自己的脚印。我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情感与记忆,并不能通过物质或空间来衡量,它们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与时间无关,而与爱无限相关。在这里,我学到了如何珍惜那些日常琐事中的温暖瞬间,以及如何用最简单的手段展现出最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