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铜仁一位土家族姑娘出嫁,独特的“哭嫁”风俗引起网友关注。女子从铜仁远嫁到2000公里外的唐山。出嫁前拍了个视频:自己要记的哭嫁词有厚厚一摞,多达4本。女子称:妈妈还给她做了个哭脸帕。哭嫁首先要从最亲的人开始哭,哭爹妈哭亲戚甚至还哭到了杀猪匠。一连哭了许多天,有人称一些新娘从出嫁前的半个月一个月就开始了。
很快,有网友晒出了哭嫁词内容。
“是女非男娘伤心。”
“哥是黄金贵又重,妹是灯草贱又轻。”
“妹是一根无蔸藤,上无叶子下无根。”
“兄妹好做要分离,无能无志的妹妹要去了。”
……
很多网友说这是刻板印象,重男轻女,封建糟粕。
这样的习俗,真的有必要传承吗
网友分享
我认为说是文化糟粕倒不百分百全是,但全盘继承也没必要,我个人感觉吧走个形式走个过场有这一样就行了。结婚本身各种过程就累,现在再加个脑力劳动,上学时背课文还没这多呢。
还有的网友说,与其背一些这样的东西,还不如背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民法典和婚姻法。
那确实是这样,有网友戏称,女孩会不会背着背着突然不想结婚了?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哭嫁词真的有必要吗?